Return to site

好文转载 | 令人惊叹的民间收藏~六悦博物馆(一)Guest Article - Part I

· 关于六悦,About Six Arts,Press Coverage,新闻

来自上海的韦建生先生,于2021年11月11日来到六悦文化园,参观了六悦博物馆和六悦庄博物馆酒店,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对这个让人惊叹的地方深有感触,于2021年11月14日在美篇发表了多篇文章。很荣幸经韦先生授权,转载到六悦的官方公众号,与大家分享。

以下均为原文转载,无译文。

A guest from Shanghai, Mr. Wei Jiansheng, recently visited the Six Arts Culture Park and Six Arts Museum. He was so touched by his discovery that he snapped many wonderful photos and wrote several excellent articles which he posted on the social media platform Meipian on November 14, 2021. We are pleased to have obtained Mr. Wei’s authorization to repost his articles on our Six Arts weichat page.

 

Although we apologize that the following Chinese language article is not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the photos in Mr. Wei’s article are stunning and certainly worth viewing.

六悦博物馆和六悦庄博物馆酒店,朋友看后都大为惊叹,都说如此好的地方,知道的人太少,甚是可惜,都说要来欣赏。现将我做的美篇分享,因本人能力有限,尚不能完全展现博物馆和酒店的惊叹之美,望海涵!

让我们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为之添砖加瓦。

 

来自上海的韦建生先生

令人惊叹的民间收藏~六悦博物馆(一)

Stunning Coll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Arts

In the Six Arts Museum (Part 1)

六悦博物馆坐落于苏州黎里古镇,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内有30多个不同种类的展馆,共4万件藏品。展示中国古董家具和工艺珍品。门前墙壁设计的都很有创意,有六种颜色风格拼接而成。六悦,是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第六感的愉悦。

broken image

六悦博物馆由美籍人士杜维明先生创办,八十年代初,杜维明作为留学生第一次到中国,被中国文化震撼,从那时起杜维明就开始慢慢收藏中国民间工艺品和一些古董家具,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来收集中国民间古董,已经收集了近十万件,最后成就了这座博物馆。

我们九点准备进博物馆时,巧遇杜维明先生。当我们提出和杜先生合影,杜先生非常友善地与我合了影,并且还热情地介绍,你们去了博物馆,还可以就近去六悦庄,也非常漂亮!令我称奇的是,杜先生汉语说的比我还溜。幸运!

broken image

这座私人博物馆美国人馆主,做到了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做不到的收藏境界,收集的品种很具特色且专业,弥补了很多博物馆欠缺的一块,抢救收藏了大量中国民俗物件。

六悦博物馆,是中国传统民俗艺术博物馆,共有四层。在18,000平的展厅内,设有35个分类展馆,展出40,000多件藏品,令人叹为观止。

隔扇门馆

隔扇门,安装于建筑物檐柱和金柱间。唐代已经出现,宋代开始大行其道,当时称作“格子门”。组成隔扇门框的木条直的叫“边挺”,横的叫“抹头”。门框内上半部是“格心”,用细木条拼接成玲珑剔透样色多变的棂格,便于采光和透气。下半部是“裙板”,抹头之间配上狭长的“绦环板”,皆饰以精彩的山水人物或含吉祥寓意的浮雕或描金漆画,美不胜收。隔扇既是门,亦有窗和墙的功能。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隔扇门的数量必定是偶数,一般为四扇,开间大的话甚至有十二扇。門背糊紙或裝玻璃,在北方室内的隔扇多会夹绿纱,叫做“碧纱橱”——林黛玉到贾府后就住在贾母正房用碧纱橱隔出的房间里。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当铺馆

当铺,也叫“当店”、“押店”。古时叫“僦柜”、“质肆”、“解库”、“长生库”……名字众多是因为典当业跟金钱一样历史悠久,已经过不少改变。西汉就有“以物贷钱”,南北朝时正式称之为“典当”,当铺,就是古代的银行——提供融资、存款和保管服务。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外国人尊崇的中国“第五大发明”~算盘

broken image

橱柜馆

柜,从夏周时期开始便负责收纳衣服,不过当时的造型更接近现在的箱子:弧形的顶盖,箱体四角有便于搬抬的把手———比它小一点的叫“匣”,更小一点的是“椟”。而橱,本字为“厨”,用来贮藏食物。一众箱、盒、橱、柜等贮物用具,古时通称为“庋(guǐ)具”,以木、竹和皮等材料所做。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橱柜的形制五花八门:闷户橱、顶箱柜、大小头圆角柜、方角柜、亮格柜……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六悦博物馆展出的各式橱和柜,为你描绘中国古代居室别致的风貌。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顶箱柜由一对立柜和两只顶箱组成, 因此也叫“四件柜”或“顶竖柜”。柜体顶天立地、方方正正,连腿足也呈方型,容量大而且端庄气派。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戏台馆

戏台,也叫“戏楼”、“万年台”。单层的戏台一般建在一米高的台基上,双层的戏台大都和门楼合二为一,台下便是正门通道。前台有围栏的明间是表演区,两侧设乐队伴奏的厢室,后台是伶人的化妆间和休息区。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条案馆

自宋代起的千多年间,大户人家厅堂正中放的,定必是长条案。案前有四仙或八仙方桌,桌旁两边各一张扶手椅。条案靠着的墙上挂一幅中堂字画,对联在左右,上面是牌匾。案上摆放一只花瓶,插着能辟邪的孔雀羽毛,旁边再加一扇座屏。庄重典雅。

broken image

“平头案”台面平齐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两端上仰的是“翘头案”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供桌只能放置祖先或恩人的牌位,以及香炉、蜡竿和供品等物。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架几案于条案中别树一格,用两个几子架起一块案面。线条干净利落,易拆装,搬动自如。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椅子馆

椅子款式多变,前人对谁坐怎么样的椅子,坐哪个位置的椅子,却自有一套甚为严谨的规矩。座次,是整个社会阶层的缩影。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门神馆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 神灵 ,人们将其 神像 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门神主要有“祈福类”、“道界类”、“文官类”、“武将类”及“其他杂类”等等。祈福类如赐福天官,道界类如钟馗与王灵官,文官类魏征、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与尉迟恭等等。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千里眼,顺风耳

broken image

八仙

broken image

从早上进馆至下午五点出馆(午餐干粮自备),几乎一整天泡在博物馆,也仅是走马观花,略略浏览。这可能是中国最大的民间艺术博物馆。这些艺术品,凝聚了过往千百年间,无数艺人匠人的心血。置身博物馆,不仅愉悦身心,还能体悟到那份难能可贵的匠心传承。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摄于2021年11月11日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