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悦博物馆
Six Arts Museum
“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与之彩段,作乐催妆上车檐……”
---《东京梦华录》
宋代,创作于公元1127年
六悦博物馆
Six Arts Museum
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 – 前221)的《礼记》昏义篇开宗明义:婚礼,是为了传宗接代,亦是确立夫妻、父子、君臣之间关系的基础。婚礼仪式的繁复隆重,便不难理解。
六悦博物馆
Six Arts Museum
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新郎终于可以去接新娘了。自周朝始,新娘大多乘坐马拉的车来到夫家;直至宋代,才见有 “花檐子”出现在迎亲的行列中——那是一种加装了门或帘,用两根木杆穿过椅子,由人以肩扛的“肩舆”。
也就是后来“花轿”和“喜轿” 的雏形。
六悦博物馆
Six Arts Museum
花轿一般分“硬衣式”和“软衣式”。硬衣式通体皆为木结构:四方四角出檐宝塔顶、朱漆贴金的轿身精雕细镂各色神仙瑞兽、轿底下垂红菱彩球,华贵夺目。软衣式的四边轿框都罩以大红的绫罗绸缎帷幕,绣上麒麟送子、丹凤朝阳等吉祥图案。
六悦博物馆
Six Arts Museum
娶亲当天的凌晨或前一天晚上,轿夫们便会把花轿抬到新郎家。男家放鞭炮迎接,是为“亮轿”。并请族中父母和丈夫健全、儿孙满堂的 “全福人”试坐花轿,借其福气,称为“闹轿”。“扫轿”、“照轿”和“熏轿”就是请全福人用扫帚象征性的扫去轿内尘土,拿红烛或镜子在轿内晃几下,再以高香熏一下,驱除阴邪秽气。
六悦博物馆
Six Arts Museum
去接新娘的花轿不能空着,得请一个小男童抱着公鸡坐在里面,此为“压轿”,也寓意“金鸡报喜”。来到女方家,再“洗轿”、“相轿”、“祭轿”、“运轿”,新娘拜别灶君,便踩上红毯上轿。
英国人Thomas Child拍摄的清朝花轿(此图来源于网络)
1870年代,英国人拍摄的晚清江南婚礼队伍(此图来源于网络)
满洲情景 婚礼队伍(此图来源于网络)
炮仗声响过,顿时锣鼓齐鸣,迎亲的队伍中有吹唢呐的、有击镲的,还有举旗的。一众人等浩浩荡荡的护送一对新人往美好的新生活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