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对山水的崇拜由来已久
依山傍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居住环境
山水都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
又延伸出以山水为载体的文化形态
山是神州大地的骨架
水又是万物的生命源泉
山水孕育着中华文明
蕴涵着天人合一的精神
渔樵之乐,盖乎于山水之间 1
渔樵耕读是古人的的生活方式
游山玩水又是古人的生活情趣
通过品读山水领悟人生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2
山高水远,动静相宜
有智慧的人如水般灵动活跃
仁义之人像山那样静默平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传说中的神灵皆隐于山水之中
带着无限的神秘,引人遐想
文人墨客在山水中吸取灵感
也将一方深情寄于山水之间
既有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3
也有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4
文明也从山水间出生并发展
水墨丹青挥洒而就的山明水秀
将天地的大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文与艺术完美融合在这山水之间
注释:
1.摘自《兰田馆琴谱》——渔樵问答古琴词
2.《论语》·雍也篇,子曰:“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zhì)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
3.《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