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ite

雀替馆 Chinese Corbel Gallery

· Galleries

“ 檐额下绰幕方,广减檐额三分之一。”

---《营造法式》

宋, 公元1100年出版

broken image

檐额,就是檐柱上的横枋。在檐额下有一道绰幕方,宽度是檐额的三分之二。除了能承托梁枋两头, 还能防止立柱与横梁交接处倾斜变形,后来演变成装饰性高于实用性的构件。

绰幕,到了清代叫做雀替,也唤作撑拱、插角、托木、牛腿、马腿。

名字出奇的多,大概是由于雀替的变化多姿。

-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虽然只是一块装饰用的木头,但选材多以檀、楠、银杏和香梓等木,绝不马虎。不但雕刻的手法精巧复杂:深浅浮雕、刻雕、镂雕、透雕、圆雕、双面雕和阴阳雕;形态也各异:雀替的看面与建筑物平行,流行作鹰嘴突式样,而上大下小的牛腿看面与建筑物垂直,多见于江南一带。

-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雕刻的题材,就更是自天上的龙凤麒麟,到地上象狮虎鹿各色走兽;从神话里的“和合二仙”,到历史传奇中的“关羽护嫂”;由文人清雅脱俗的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到商贾梦寐以求的“满床笏”“三官赐福”,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因为图案并无硬性规定,故此雀替或多或少反映出一户人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雕刻了丝线团和书卷册的书香门第, 自然是期盼子孙后代“诗书传家”;刻了“五子戏莲”和“天王送子”的雀替, 也是掩不住屋主那份人丁兴旺的渴望。浙江东阳一座民宅的主人,为了喜爱看戏的母亲,甚至干脆把屋檐上全部牛腿都刻成戏曲中的角色---雕的是戏,主题却是孝。

雕刻细节

 

从牡丹、松、梅到龙凤、麒麟到戏曲人物、民间故事中的寓言吉祥的场景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雕梁画栋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现代城市生活里,或许早已没有雀替存在的必要。然而在六悦博物馆展出的一百二十对精美的雀替牛腿上, 却依稀能看到前人对生活,有着和我们相似的选择和梦想。

-

broken image

关注六博物馆,获取更多资讯

broken image